摆在大麓珍宝古玩城雅玉阁最显眼位置的是一座景泰蓝插屏,富丽堂皇、光彩夺人。“它叫‘铜鎏金掐丝珐琅插屏’。”阁主谢老板告诉记者。
收藏于雅玉阁的铜鎏金掐丝珐琅插屏
此件掐丝珐琅插屏分为四层,最底层是四个脚和底座,都饰着如意纹等吉祥花纹,底座之上的第二层是个装饰层,饰以牡丹花、缠枝纹,十分厚实。第三层是个镂空层,也是插屏的插座,这个镂空层下了很多功夫,制作的非常精致。插屏的主体部分正面绘着一幅山水画,上面有江河、山峰、亭台、人物,整体看大气磅礴,小处看,细致微妙。主体背面刻着唐代张籍的诗《夜到渔家》:“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正面的画,正是绘出了诗的内容和意境。
这景泰蓝插屏是谢老板几年前在贵州一个小藏家手中购得的,“当时就花了15万元。(珐琅收藏知识)” 跟插屏有些相似的物件,雅玉阁里还有几件,但谢老板说,有些是景泰蓝,有些是掐丝珐琅。谢老板说,有些人认为“景泰蓝”是我国民族传统的特色工艺,其实“景泰蓝”是舶来品,它的直接名字就叫做“掐丝珐琅”。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在“大食窑”条目下记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大食”是过去对阿拉伯地区的一个统称。随着蒙古建立元朝,统治欧亚大陆,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传入我国。明代时,贵族阶层已经开始使用珐琅器,而到了明代景泰年间,珐琅工艺臻于鼎盛,又因为掐丝珐琅的填料多为蓝色,故而有了这个好听的中国化名字“景泰蓝”。晚清之前的景泰蓝艺术品市场价值高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而仿古的也就值十几万元、几千元甚至更少,因而拍卖与收藏界便将真正古董级的景泰蓝称为“掐丝珐琅”,以示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