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景泰蓝的现状其实所有的景泰蓝方面的工美大师都是一个心情,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忧心忡忡”,他们都是对景泰蓝的后继问题担心不已。
工美大师米振雄谈景泰蓝
北京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米振雄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展示了自己创作的40余件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作品,其中超过80%的作品被广州市民追捧抢购。南方藏家对北方艺术品的理解和热爱令米大师甚感意外和欣慰,但重重危机又令米大师对景泰蓝工艺的未来充满忧心。
景泰蓝10年难被正视
景泰蓝一般认为是起源于元代,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由于当时主要色调为蓝色,因此被称为“景泰蓝”。在全世界历年的艺术品拍卖会中,珐琅器都受到全世界买家的疯狂追捧,如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成交的清乾隆掐丝珐琅莲花纹酥油茶盖罐,成交价达到1140.56万元。
“许多人甚至把景泰蓝归入瓷器类。”米振雄大师无奈地表示。
据了解,目前瓷器类的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价格起码达到5万~6万元/件,而景泰蓝的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同等水平的作品却只需要1万多元/件。全国像米大师一样的景泰蓝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只有6位,数十年来他们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其实,从工序上讲,景泰蓝的烧制比瓷器要多费几倍工夫。如陶瓷一般只需要入窑烧制2次,而景泰蓝一般需要10次,制作一件景泰蓝精品可能需要3~6个月。
因为工序繁多,也有人认为景泰蓝不是一种艺术,而仅仅是车间里批量生产的工艺品。米大师认为,景泰蓝并不是工厂生产的一般商品,而是渗透了艺术家早期设计、研制过程和成果控制的艺术,艺术家在其中的作用等同于一名导演,而每道工序仅仅是一部电影中所有的角色、道具和元素。
对于米振雄大师来说,市场和地位还是其次,他考虑更多的却还是景泰蓝工艺正面临的危机。其一是景泰蓝的“品牌”危机,需要不断推广和普及,令更多的人认识真正的景泰蓝艺术;其二是引入现代艺术的一些规范手法,比如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编号。更大的危机是景泰蓝工艺已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对于这后两个危机,米大师依然没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所以说景泰蓝本身的确是非常漂亮,而且值的珍藏的非遗产品,北京传统的特种手工艺品,但是现在景泰蓝所面临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无奈局面,可以说真正复兴景泰蓝达到明清时期的昌盛状态还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