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们聊天,好像大家都不知道景泰蓝是为何物,这里给大家普及下景泰蓝常识。
景泰蓝常识
北京是景泰蓝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主要产地,在北京市民的家中也或多或少地摆放着几件景泰蓝手工艺品。但或许是因为它久藏深宫的历史,也或许是因为它本身没有那么高贵的身价,这种独具典雅雄浑的造型、繁复的纹样、清丽庄重的色彩,蕴藏着巨大历史文化内涵的独特手工艺品,一直以来反而不能让人们深入了解。
首先是最基本的常识,你千万不要把景泰蓝和瓷器混为一谈。它其实是一种在金属表面用玻光釉料进行豪华装饰的特殊高级的珐琅器手工艺品,全名叫做“铜胎掐丝珐琅”。之所以把这种珐琅叫做“景泰蓝”,是因为在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它无论是在器形、纹饰、色彩等方面都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各式各样的蓝釉料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最好的景泰蓝工艺品全部都珍藏于皇宫大内,普通百姓极少有人能够接触到。直至如今,多数景泰蓝珍品还都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及西藏布达拉宫等地。而另外一小部分流传到民间的则成了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绝佳收藏品。要知道,珐琅器的起源地至今还是一个谜,而景泰蓝作为珐琅中的绝品继承了中西文化的精华,它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从明朝景泰年间开始积累的。
开始走向成熟的明代景泰蓝
毫无疑问,正是从明代,景泰蓝工艺才逐渐走向了成熟。明代的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的多,主要仿青铜。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质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此时的丝掐得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大多有砂眼。其中,年代最早、保存较多的要数宣德年间(1426-1435)的景泰蓝制品,这些景泰蓝技艺精湛,风格浑厚古雅,丝工纹样有力。但大部分仍然都珍藏在故宫里,如今的收藏者已很难接触到它们了。
到了最黄金的景泰年间(1450-1457),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无论从艺术手法、制作技术、质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尤其是制胎,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胎型有方有圆,并向实用的方面转化———花、花盆、面盆、炭盆、灯、蜡台、樽、壶等器形相继出现。莲纹也更加丰满,枝蔓形状活泼有层次;题材、纹饰增多;釉色更具内涵的亮度和纯度,放射出宝石般的光辉,尤其是蓝料的水平。在装饰手法上,非常注重金工的处理,在器物的顶、盖、耳、足边线等部位,多有錾活装饰。曾经在2005年11月的天津文物拍卖会上,一只明景泰年制款景泰蓝狮凤纹高足碗拍卖出了165000元人民币的惊人高价,这是明代景泰蓝艺术品在拍卖会上的王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