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大师钱美华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景泰蓝而忙碌着,而在她80多岁的时候,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钱美华大师也成为非遗传承人,但是她对景泰蓝的前景一直都有很大的忧虑。
钱美华大师在细心教徒
现在总结景泰蓝市场的特点,钱老用一句话概括了:“农村包围城市”,市场上流通的景泰蓝作品以乡镇企业居多,精品不多。
钱老说,严把质量关是职业道德,有一次她看见了一樽裸体人像景泰蓝,毫无人体美感,造型生硬,却标以高价。她摇摇头说:“创新是值得鼓励的,但质量一定要把关,艺术品必须要有艺术美感。”在质量方面,钱老又举了一个例子,现在不少小企业为了省钱,釉料质量不过硬,加上不严格的掐丝工序,导致丝头缝合不严密,釉料混在一起,使颜色偏黑,过去有一种釉料叫金星料,烧出来闪闪发亮,非常好看,现在因色泽整体偏暗,都看不出来了。
新一代的景泰蓝在釉料品种上增加到几十种,技法上也做了改进,钟大师的工笔花鸟作品系列《荷梦》实现了无掐丝工序的突破。不少大师作品中也融入了异域风格和时代气息。在制作上按几件一批的方式来生产,减少积压期货的可能,使效率最大化,扩宽景泰蓝的销售市场。
而关于现代景泰蓝产品的市场情况,钱老的学生、北京市珐琅厂现任总技术工程师钟连盛大师说:“一个景泰蓝花瓶七八千到几十万,看上去很贵,但是有一点大家要知道,那就是我们的材料成本就很高的,紫铜、金、银、釉料,这些市场价格都很难降下来,还有大量的手工人工成本。比起瓷器来,还是属于很微利的行业了。前几年偏低迷,是因为大家看着卖得好,都抢着做,反而成了价格竞争了,忽视了艺术鉴赏性和质量。这两年随着行业内部的努力改进,加上国家在文化政策上的重视,市场逐渐被打开,景泰蓝的情况还是被看好的。”
“人才问题是我最担心的。”80岁的钱美华大师有些感慨,景泰蓝行业人才总体青黄不接,技师们和过去一样,大多很清贫,技工收入普遍偏低,每月平均不到2000元,加上制作景泰蓝的过程辛苦且周期较长,通常一件普通景泰蓝制品要三个月,大件作品需要半年,人才大量流失。近两年来,工艺美术行业实行大师带徒的培养方式,但仍需行内行外、文化界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整体来看,现今的景泰蓝大师都是很担心景泰蓝的后继问题的,因为景泰蓝本身可以说是中国手工艺品中的集大成者,谁都不想如此漂亮的景泰蓝最终失传了。景泰蓝大师张同禄也曾说过,只要谁愿意学,我都会教他,可见现在景泰蓝的确需要更多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