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老字号中,70%经营困难,20%能够维持,只有10%蓬勃发展。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每一家老字号都在面对这样一道必答题:文化底蕴、传统技艺和现代化需求如何相融相济在闻名遐迩的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古典文化街上,专营景泰蓝工艺品的只有“老天利”一家。高低错落的展台上,景泰蓝制品琳琅满目,瓶、尊、炉、鼎等各类器型,山水、花鸟等各式图案让人目不暇接。“这几天厂里工人正忙着将产品装箱,参加一个国家级的经贸洽谈展销会。”工作人员介绍说。
老天利景泰蓝欣赏
艺术价值受到肯定,市场销售一路看好。看到“老天利”发展得如此红火,大概谁也不会相信,3年前,它才刚刚恢复招牌、重新开张。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商品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老字号已经不能仅靠“吃老本”,更要学会“念新经”。
传承:“老”得分毫不差老字号最大的依傍究竟是什么?答案是“老”,这是老字号最大的财富。
对于景泰蓝的美,景泰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钱美华曾描述称:“完美,绝妙,无法言传。”
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绝非易事。景泰蓝之所以珍贵,与其生产制作工艺极度繁复不无关系。历史上“老天利”的产品具有3大特点:胎重、工细、金底。为了将当年“老天利”的制作技艺发扬光大,2010年,几个深爱着景泰蓝艺术的老师恢复了“老天利”的招牌,同时接过的还有它传承百年的诚信精神——尽管“普通客户无法分辨产品质量好坏”,但既然是老字号,就要“老”得分毫不差。
“景泰蓝制作一般要经历‘掐丝、点蓝、烧制、磨光、镀金’5大步骤、108道具体工序。每一步都要手工制作,有时一件器皿单是磨光就要用上一个多月。”19岁开始当学徒,与景泰蓝结缘数十载的“老天利”董事长黄友民,说起每一道工序都充满敬畏。
对产品质量的投入换来了市场的认可。近年,“老天利”精品巡回展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引来关注无数。如今的“老天利”,正用分毫不差的“老”将这张金字招牌擦得铮亮。
创新:“老瓶”装“新酒”
老字号的价值在于“老”,出路却在于“新”,必须走进市场才能获得发展。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老天利”选择了让曾经贵为御用上品的景泰蓝进入寻常百姓家。
于是,“老天利”的展台上不再是“一本正经”的“宫廷范儿”,也开始表现草根市井气息。一组《老北京风俗》笔筒上,诙谐、生动的图案令人忍俊不禁。黄友民介绍说,创意缘起于他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看到一套《老北京风俗》画册,当时就琢磨能否将这些画面烧制到景泰蓝器物上。50元买下画册,半年时间揣摩、试验,终于将浓郁的老北京风情画面展现在景泰蓝笔筒上,随后是近千只笔筒的出售。
说起创新,“老天利”的驻厂大师张向东饶有兴致,“只有和时尚设计理念相结合,传统手工艺才能活在当下,不断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老天利”当代景泰蓝工艺大师多是兼修东西方美学,多有时代创新,一些作品极富视觉冲击力,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新,一个要求造型新,另一个要求色彩、整个处理手法要新。你怎么把造型设计得巧妙一点,让别人看着舒服,很考功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驻厂大师霍铁辉认为。
弘扬:老字号的“中国心”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方:遭遇挑战的老字号应成为一位古装美人,她曳地的长裙和宽大的衣袖不是拖沓和笨拙的托词,而应成为展示中国文化最善舞的“长袖”。
经历600多年的描摹、烧制,工艺大师们慢慢将景泰蓝从器物的代称升华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在“老天利”人眼里,这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不仅将中国工艺史上最牛气的两件东西——瓷器和铜器完美结合,更是民族习性和审美习惯“活”的显现。
现在的“老天利”,自然地担当起了保护传统文化的使命。2011年开始,老天利精品巡回展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启动,让大众在感受景泰蓝工艺之美的同时,传递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就在不久前,“老天利”驻厂大师张向东还完成了一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出版了长达10万字的景泰蓝文化发展史研究书籍《中国景泰蓝文化》。
“传承-创新-弘扬”,这是“老天利”浴火重生的一条路,也是中华老字号们向前发展必经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