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又名珐琅,因为明朝景泰年发展到一个高峰,并以蓝色为主,
因此得名景泰蓝,因其精美深受皇帝喜爱而成为宫廷御用品,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您当前的位置:景泰蓝之家 > 景泰蓝资讯 > 挽救国家瑰宝-景泰蓝

挽救国家瑰宝-景泰蓝

时间:2011-11-17 点击人气: 来源: 景泰蓝之家 作者:珐琅之家
内容简介:  明清早期,景泰蓝是被视为御用之物的,是不允许宫外的人使用和制作的,只有少数会因为皇帝赏赐而传出宫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  一直到民国时期才被林徽因先生从小地摊中淘出来,才有的现代景泰蓝的发展。

  明清早期,景泰蓝是被视为御用之物的,是不允许宫外的人使用和制作的,只有少数会因为皇帝赏赐而传出宫廷,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

1abb.jpg

明清景泰蓝尊欣赏

  清朝中期景泰蓝就是指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海禁大开,景泰蓝开始向国外出口。在这种对外贸易经济的刺激下,除了官营珐琅作坊外,民间也纷纷开商号和店堂,诸如老天利、宝华生、静远堂、志远堂等。1904年,老天利生产的“宝鼎炉”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后又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次荣获一等奖),在国际上声誉大振,各国纷纷前往争购,出现一派繁荣景象。

  民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纷争的时期,是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景泰蓝就风格而言没有什么自身的特点,沿袭的是清代的风格,而就其表现的内容而言,由于其购买者多为外国人,所以出现了一些洋人宗教用品和百姓的日用品。解放前夕,铜价不断上涨,珐琅釉料成本不断提高,海运汇价昂贵,使得景泰蓝行业奄奄一息,从业人员仅剩下60余人。

  1950年6月,成立了北京市特种工艺品公司。1951年特艺公司主持召开了特种工艺品专业会议,就景泰蓝行业的发展和产品的销售等问题进行了研讨。为了尽快恢复景泰蓝行业的生产,并规范景泰蓝的生产制作,成立了研究制作景泰蓝的国营特艺实验厂,同时清华大学营建系在梁思成、林徽音教授的主持下成立了一个美术小组,抢救濒于灭绝的景泰蓝。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一天,林徽音由梁思成陪着来到了海王村,也就是今天的琉璃厂。在一个旧古玩摊上,一只景泰蓝花瓶吸引住了她,这只花瓶几乎同她小时候在上海爷爷家看到的那只一模一样。她拿在手上仔细观赏着。摊主是一位老者,见林徽音很喜欢这只花瓶,便说:“二位先生还是有眼力的,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蓝,别处你见不到了。就是老天利这家大字号,也撑不住快关张了,北京的景泰蓝热闹了几百年,到这会儿算是快绝根了。”这话虽说得有点过,可林徽音还是买下这只花瓶。老人还告诉她:北京景泰蓝以老天利和中兴二厂为最大,都是清康熙年间开办的老厂,现在已经办不下去了。至于德兴城、天瑞堂那几家小厂,就更加难以为继。回到家里,林徽音总是想着老人的话,不禁为这种传统工艺的命运担忧起来,她与梁教授考虑再三,成立了这个抢救景泰蓝的美术小组。

  当时,美术组有高庄、莫宗江,还有常莎娜、钱美华、孙君莲3个在清华大学进修深造的女学生。林教授就带着他们到景泰蓝作坊中去调查、了解景泰蓝的生产现状,发动大家为景泰蓝设计新的纹样、图案。她常对这几个学生说:“景泰蓝是国宝,不能在新中国失传。”后来,钱美华在林教授的鼓舞下,毅然选择了景泰蓝专业,下到基层,来到北京市珐琅厂。她是我国从事景泰蓝专业设计的第一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景泰蓝专家之一。

景泰蓝之家是全国最权威的景泰蓝网。欢迎访问jtlzj.net
文章展示
版权所有 2011-2015 景泰蓝之家 [jtlzj.net] 京ICP备2021015155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jtlzj.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