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首个御窑珐琅彩研究院在中国江西省景德镇成立(珐琅彩是什么)。景德镇御窑珐琅彩研究院,是一所专业从事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瓷科研机构,珐琅彩传承了一批身怀绝技的中青年艺术家,其经历十余年潜心研究珐琅彩制瓷配方与工艺,使其还能保留传统珐琅彩艳丽,让这珍贵的珐琅彩陶瓷种类焕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让世人重见珐琅彩瓷美与辉煌。
精美的珐琅彩欣赏
珐琅彩研究院现有包括院长、副院长近数十名有着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科研工作人员,对景德镇珐琅彩陶瓷制作、绘画以及如何去辨别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所专业阵容强大,其中专业从事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官窑瓷、民窑遗址博物馆民窑瓷的研究员各两名,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三名,另还有几十名数年来一直从事康、雍、乾、清代珐琅彩古瓷收藏与研究的爱好者在该所任职。
景德镇御窑珐琅彩研究院院长英胜香介绍,珐琅彩起源于埃及,16世纪开始进入欧洲。当时,珐琅彩是画在铜器上的,在明朝景泰年间始传入中国。珐琅彩的在中国的流传与康熙皇帝分不开。康熙26年宫延里请来一批法国画师,专研如何将铜胎画珐琅釉彩应用在瓷器上,供皇家专用。至康熙56年,法国发明一种铜通顺画珐琅,用鼻烟壶,首饰盒上,当时供不应求,开创了中国瓷胎画珐琅的先河。
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其花纹凸起有立体感,画面瑰丽,到雍正时期,把珐琅彩中花、鸟、竹、石与诗、书法融为一体,富丽中见古雅之风。这时期,粉彩瓷器的画面也开始有了明暗、浓、淡、深浅的变化与过渡。
2005年10月23日,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湖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以1亿1548万港元的天价成交,创造了清代瓷器拍卖新的世界记录。珐琅彩反映的是艺术和历史价值。当时珐琅彩为皇室专门订制,每一件珐琅瓷器都记载,受皇室亲自监控及严谨审查绘画很少重复。
瓷胎画珐琅,即珐琅彩瓷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珐琅彩瓷的装饰工艺,即珐琅彩也称瓷胎画珐琅。
珐琅彩最早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份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据清宫造办处珐琅作仿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
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
自嘉庆18年,御窑厂关闭,珐琅彩瓷就很少生产了而珐琅彩瓷具有不耐酸的特性,其釉面很容易受氧化而褪色,因此必须很小心的保存,才能让历史久远的珐琅彩瓷保留下来。能保留下来的珐琅彩瓷则显得尤为珍贵。据非官方资料统计,目前中国内地真正的珐琅彩瓷仅存不到10件。由于资料与实物不相称,因而研究和传承珐琅彩瓷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从1996年开始,英胜香就是用了几年的时间研究珐琅彩的配方,终于令失传了数百年的珐琅彩瓷有了新的转机,这多谢一位外国朋友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师基思·庄志的帮助,他们提供了许多珐琅彩瓷片标本和颜料。英胜香开始着手申报景德镇御窑珐琅彩研究院,即传承人,要将珐琅彩这一珍贵的陶瓷序列,通过我们这些中青年陶艺家的手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景德镇御窑珐琅彩研究院院长英胜香(左)
景德镇御窑珐琅彩研究院院长英胜香,艺名(香丫),江西景德镇人,胜德斋艺术总监。毕业于陶瓷学院美术系,高级工艺美术师,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专业人才学会主席,历代古瓷研究所创办人。御窑珐琅彩研究院院长,景德镇美术家学会副主席。曾获得金、银、铜等各多项。
景德镇御窑珐琅彩研究院副院长万德杨
景德镇御窑珐琅彩研究院副院长万德杨,号胜德斋主,1963年生于江西景德镇,祖籍江西临川,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学会副主席,景德镇美术家学会会员,御窑珐琅彩研究院副院长。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遍访诸家,其作品构图新颖、格调高雅,吸取传统绘画艺术精华,借鉴西画之优点,融合成独具风格的绘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