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5岁的钟连盛初中毕业,面临着一次人生路途的抉择,他当时对未来的设想是能上美术院校,可那时高考刚恢复不久,供选择的美术学校很少,就在这时,北京景泰蓝厂为适应时代发展开办了技校,他便毅然投身报考,于是成就了当今这样一位景泰蓝大师。
钟连盛三年学成时感觉自己还是不能独当一面,后来又被分配回到了景泰蓝工厂。他又一头扎进车间,从最脏最累的手工环节干起,有人为他这个“高材生”感到惋惜,可是他自己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大材小用的失落,相反觉得实践是他自己急需补上的一课。
钟连盛作品
景泰蓝是一种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工序繁复至极。从设计造型到制胎、掐丝、点蓝、到烧制、磨光需要100多个工序。其中,掐丝是整个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中最“魔幻”的一道。因为一般人很难想象这么复杂多变的图案,是用专用的镊子将铜丝掰出花样,再一点点粘上去的。最小的图案不过是毫厘之间,但制作者却要花几个小时的工夫。
初期,钟连盛没少受“掐丝”的苦。因为有的花瓣最前方是略微嵌进去的,或是凸出的,弧度非常小,小到只能用指甲尖使劲顶进去。为了学会这招,他常一手拿镊子,一手用指甲反复练,最后,大拇指都被挤出血了。那时的他特别渴望的是得到一把钢镊子,他们实习生用的铁镊子易变形。直到他作出的图案让掐丝师傅很满意的时候,他的师傅才奖励了他一把钢镊子,当时他高兴得如同中了大奖。
那个时候景泰蓝设计第一人钱美华大师正在珐琅厂任总工,钟连盛至今也特别喜欢钱大师的作品,尤其是钱大师的经历和对艺术的孜孜追求对我的震动特别大。钱大师是林徽因的学生,为了林先生临终前的一句嘱托:景泰蓝是国宝,不能失传啊!钱美华把毕生精力投入到了这个行业当中。新中国成立之初,故宫里收藏了不少景泰蓝珍品,为了学习传统技法,她让人把自己反锁在故宫库房里,一临摹就是一天。故宫里没暖气,冬天,手冷了就搓搓,笔头冻上了,就用嘴哈哈气。大师的敬业精神成为了年轻人前行的动力,在景泰蓝处于低谷的一段时期,他也没有心生旁骛,丧失信念。如果钱大师地下有灵,景泰蓝艺术又在一代人身上传承发展,也会含笑九泉的。
1984年,钟连盛考入北京艺术设计学院学习装饰绘画专业。毕业后却是景泰蓝的严冬期,他回技校当过老师,后回到厂里进入新厂品开发部。景泰蓝为什么会遭遇严冬呢?他感觉,景泰蓝的生命在于创新。一段时间,景泰蓝曾被叫“景泰滥”,不仅因为小作坊蜂起,粗制滥造严重,还因为设计观念严重滞后。必须赋予景泰蓝时代的特色,与时俱进,必须立足传统,开创进取。
《荷梦》系列是钟连盛创新的一次尝试,有人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曾获得第二届西博会国家金奖。其灵感来自一次龙潭湖的偶然之行,2001年一个夏日,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湖面,两只小野鸭无忧无虑地在水面上游荡,刹那间一种温馨、优美、浪漫、和谐的金色情调进入了他的脑海。
为了表达好这一感受,他想在制作的工艺上“赌一把”。对于大面积水波纹处理,他采取大面积留白无丝地儿。不粘丝?前无古人;粘上丝?肯定崩蓝。他同掐丝和点蓝技师共同研讨,反复试验。作品烧制出来了,与以往的荷塘野鸭题材作品相比,充满了崭新的时代气息,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绝非是传统技法的简单复制和生搬硬套。
2005年,景泰蓝在价值取向上又开始寻求突破,他觉得景泰蓝不能总是室内的小摆件,要走向室外、要走向广阔的天地……为此,在全厂同志们的积极配合下,他为朝外C区设计并全程监制、攻关完成的大型环境装饰——《花开富贵》景泰蓝艺术喷水池,就是一件标志性作品。这块喷水池呈巨大的钥匙形状,景泰蓝的制作与池子的土木工程同时进行,没有失败和回旋的余地,必须全盘考虑到各个环节。整个景泰蓝制作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与整体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烧制这么大的景泰蓝,一般的炉子比较小,根本无法胜任。它是被“大卸85块”后,才放进炉子里烧制的。该作品在设计应用领域、生产制作工艺以及装饰艺术效果等方面都是一次成功的创新,是当时最大的景泰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