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又名珐琅,因为明朝景泰年发展到一个高峰,并以蓝色为主,
因此得名景泰蓝,因其精美深受皇帝喜爱而成为宫廷御用品,在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您当前的位置:景泰蓝之家 > 景泰蓝介绍 > 七宝烧-日本景泰蓝

七宝烧-日本景泰蓝

时间:2012-08-07 点击人气: 来源: 景泰蓝之家 作者:珐琅之家
内容简介:  日语中对金七宝烧是属珐琅器的称谓。因其烧制工艺源于中国的景泰蓝,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蓝”之称,七宝烧的技法源于中国的透明珐琅器。日本人认为七宝烧这种工艺品非常华贵美丽。就像是佛经中常提到的七种珍宝,所以就得了“七宝”这一名字。

  日语中对金七宝烧是属珐琅器的称谓。因其烧制工艺源于中国的景泰蓝(景泰蓝介绍),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蓝”之称,七宝烧的技法源于中国的透明珐琅器。中国的透明胎景泰蓝、透明珐琅器是在錾胎珐琅器衰落时开始兴起并发展起来透明珐琅器。在金属胎上用金属錾刻或锤花技法锤錾出浅浮雕,再罩以具透明或半透明性质的珐琅釉,经烧制后,显露出因图案线条粗细深浅不同而引起的视觉上明暗浓淡的变化。

七宝烧1.jpg

七宝烧-日本景泰蓝

  七宝烧的制作过程同景泰蓝相似,即以金属为胎,用细细的金属丝掐成各种图案轮廓,将其烧焊在内胎上,然后再根据图案所需颜色涂点相应的珐琅釉料,精心烧制,最后镀光,整个制作过程需三十多道工序,其中主要工序有七道:制胎、掐丝、烧焊、点釉、烧釉、打磨、镀光。各道工序中最为细致复杂的是掐丝和点釉技术,而烧釉和打磨一般要经过多次。珐琅颜色比较多,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一般来说,单色七宝烧较为少见。不过,也有透明釉七宝烧,即在经过艺术加工的金属坯胎上涂饰透明珐琅釉,经烘烧后露出胎上的花纹或图案。七宝烧的产地较多,其中最为着名的是京都地区。

  日本人认为七宝烧这种工艺品非常华贵美丽。就像是佛经中常提到的七种珍宝,所以就得了“七宝”这一名字,用来表达他们对景泰蓝的珍视惜爱之情。日本七宝烧,以明灿莹润的釉色和精致美妙的图案称着于世界,作为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于一身的高档手工艺品,频颁亮相于现代国际交往中,日本馈赠外国领导人的国礼行列。

七宝烧2.jpg

七宝烧-日本景泰蓝欣赏

  七宝烧种类很多,一般分作有线、无线、盛上、罩釉、省胎、七宝等,其主要制作方法与我国的景泰蓝相似,分设计、制胎、描图、制丝、镶丝、填釉和焙烧(这两项需反复数次)、磨光、口足装箍等步骤。与中国景泰蓝纹样装饰习惯相比,日本七宝烧图纹装饰大多在器物正面,主题突出,底子一般不再饰繁缛的细纹。

  其实七宝烧是不完全等于景泰蓝的,然而,一些人误认为七宝烧就是日本人称谓中国景泰蓝的翻译名词。其实七宝烧并不完全是景泰蓝。 七宝烧与景泰蓝不同处是:景泰蓝是以珐琅质做成,而珐琅质一般都不是透明物体,七宝烧却是完全使用透明的釉。

  七宝烧在日本传统工艺品中具有很高的地位。长期以来,日本人一直将其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选礼品。而在世界范围上来讲的话和清代中期的景泰蓝相比日本的七宝烧只能属于中档。从民国开始,由于中国国内的国情限制,景泰蓝的发展缓慢,而七宝烧的地位在世界各地有逐渐取代景泰蓝的高级礼品的趋势。

  早期也就是在清代时期的七宝烧一般都是素身底子不透明,而图案晶莹剔透,闪烁着宝石般的光芒。器物底部为嵌铜底,镏金,有的还刻款作者名字。民国时期开始底部开始施蓝色或白色的釉子,到了五十年代开始在露金属地方电镀金或银。

  珐琅器在日本被形象地叫做“七宝烧”,即如同七彩宝石那样美丽的金属胎瓷器。日本人认为,这项发端于西亚的技术大约在七世纪左右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传来。在飞鸟和奈良时代(相当于我国唐代)已经发端并发展的日本七宝因中国景泰蓝的大量输入曾一度趋于衰颓,直到江户(1603—1867)初期平田彦四郎道仁(1591—1646)的出现才真正得以发扬光大。

七宝烧灰地疏竹鸡雏坛式瓶.jpg

故宫藏七宝烧灰地疏竹鸡雏坛式瓶

  平田道仁,人称彦四郎,京都出生,日本第一个将珐琅制造术用于刀镡(刀档)和马具装饰的珐琅工艺师。桃山时代末期的庆长年间(1596—1615),平田道仁作为随从陪同德川家康(1543—1616)征战朝鲜,并学得七宝制造技术,成为幕府第一代七宝师并世代相传。他的作品色彩明快清冽,不仅保留了中国景泰蓝那样的华丽,还增添了一番玉石般的温润儒雅,玻璃质的透明釉更具法兰西韵味。其作品多为刀剑饰品,着名的《花云纹七宝镡》是其代表作之一。他不仅擅长制作纹样精美如同掐丝珐琅的有线七宝,而且擅长浮雕和镶嵌相结合的装饰技艺,被誉为东京七宝的始祖(图5)。

  图5 昭和时期菊花纹铜地七宝象嵌镡  江户时代末期,尾张国(今爱知县)藩士加地市右卫门的次子梶常吉(1803—1883)偶尔从元龟元年(1570)出版的古书中读到七宝烧的制作方法,觉得非常奇妙,从此潜心于七宝技术研究。他以中国进口的珐琅小碟为蓝本,经过7年努力,终于在天保四年(1833)烧制出第一个有线七宝产品。不过,也有资料认为他是从荷兰进口的珐琅小碟得到的灵感,但从他的作品来看,无论器型或纹饰,与其说是荷兰风格,倒不如说更像中国的景泰蓝(图6)。梶常吉的技术后来传给海部郡七宝町的林庄五郎(?—1896)以及塚本贝助(1828—1887),他们都是当今名古屋七宝工艺的奠基人。

  明治时代,在德国应用化学家戈特弗里德·瓦格纳(1831—1892)与日本七宝艺人并河靖之和涛川惣助的共同努力下,日本七宝技艺进入黄金发展期。

  并河靖之(1845—1927),武藏国川越藩(埼玉县)藩士高冈九郎右卫门第三子,安政二年(1855)被青莲院宫侍臣并河靖全收为养子,改姓并河。明治三年(1870)前后在京都设立七宝工厂。他用梶常吉的有线七宝技术结合自己发明的黑色透明釉和精工细作的金银线掐丝技巧,于明治六年(1873)成功地制造出别具一格的第一件作品。明治七年(1874)跟随梶常吉派的塚本贝助(1828—1887)弟子桃井仪三郎英升(生卒不详)学习七宝技艺,并在德国人戈特弗里德·瓦格纳的指导下对七宝釉料进行改良。代表作《黑地四季花鸟图花瓶》参加1900年巴黎博览会并被皇室收藏(图7)。成为明治时期高级七宝的代表人物,于明治二十九年(1896)与同样活跃在东京一带擅长无线七宝制作的涛川惣助一起被任命为帝室技艺员。2008年,并河靖之纪念馆所藏141件作品以及图片、工具等总计1622件相关物品,以“并河靖之七宝资料”为题被列入“国家注册的有形文化财”(日本国物质文化遗产)。

  涛川惣助(1847—1910),一个出生于下总国鹤卷村(今千叶县旭市)农家的陶瓷器贸易商。明治十年(1877)参观第1回内国劝业博览会时被珐琅器的魅力所吸引,从此踏上了制造七宝之路。2年后的明治十二年(1879),在有线七宝基础上创立了相当于“画珐琅”的无线七宝。它摆脱了掐丝珐琅的金属线束缚,使图案的色彩过渡更加自然流畅,更具绘画性(图8)。作品荣获明治二十二年(1889)的巴黎大博览会和明治二十三年(1890)的内国劝业博览会两项大奖,被聘为帝室技艺员。代表作有《七宝小禽图盆》(东京艺术大学藏)、《七宝花盛器》(日本宫内厅藏)、《七宝富岳图额》(图9,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等。

       相信通过以上的资料,您已经能对七宝烧和景泰蓝的区别以及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说景泰蓝和七宝烧不是同一个东西,但是有着同一个源头,而且日本七宝烧也继承了很多景泰蓝的优点。

景泰蓝之家为您提供景泰蓝工艺画的所有相关信息www.jtlzj.net
版权所有 2011-2015 景泰蓝之家 [jtlzj.net] 京ICP备2021015155号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jtlzj.net All Rights Reserved